農田龜裂、水渠干涸、河流水位下降……8月以來,恩施州咸豐縣遭遇自1961年有水文氣象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、覆蓋范圍最廣的干旱少雨天氣,導致五龍坪村爛田溝水庫逐漸枯竭,給村民生活帶來較大影響。面對歷史罕見的大旱大“烤”,清能集團駐村工作隊同五龍坪村村民凝聚合力“共同締造”抗旱救災“防護網”,譜寫出一曲激昂的抗旱之歌。
堅持問需于民,推動駐村工作從“黨員干部端菜”向“群眾點單”轉變。開展黨員干部“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”實踐活動以來,集團駐村工作隊始終聚焦群眾的困點難點,針對廣大村民反映的飲水困難問題,集團駐村工作隊當起抗旱“排頭兵”,聚焦群眾需求,匯聚群眾力量,解決飲水難題。9月9日起,五龍坪村發起了一場干部群眾協力引水抗旱的攻堅戰。
堅持問計于民,推動駐村工作從“發號施令”向問計于民轉變。聚焦群眾飲水問題,駐村工作隊先后走訪30余戶村民家中查看飲水現狀,認真聽取群眾意見,收集建議。召開專題會議,提出建設性意見。最終與村支“兩委”集體決策,形成了“尋找新水源、修建補水池、配送一桶水”的抗旱方案。
堅持群眾主體地位,實現從“干部干群眾看”向“帶動群眾一起干”轉變。新水源哪里找?群眾來幫忙。在駐村工作隊長王淳的帶領下,村民們自發分成幾個小組穿越密林,冒著高溫酷暑逐一篩查,終于在水井灣、冉朝找到兩處水源。補水池怎么建?群眾來使勁。9月12日晚,坪上召開緊急院壩會。“我們準備在水井灣修建一個補水池,鋪設管道、基底沉淀需要占村里一部分地,大家有什么意見?”王淳直奔主題。“百分百支持,如果要占我的田,不要一分錢補償。”村民羅紅江率先發言。“我也不要,希望補水池修得越快越好,早一日把水蓄起來。”村民們擰成一股繩,心往一處想,主動出工出力,根據地形特征修建了容水量500多立方的補水池。飲用水如何配?群眾來共籌。為保障村民群眾日常居家飲水需求,村委會統一采購、配送桶裝飲用水到村到戶,其中駐村工作隊主動補貼購買桶裝水的部分經費,大幅度減少村民的經濟負擔。
群眾“答應不答應、認可不認可、高興不高興、滿意不滿意”是“共同締造”的深刻內涵。“村民齊心把水挖,男女老少同上陣。”正是五龍坪村干部群眾團結互助引水抗旱的真實寫照,面對接下來的日常用水管理等實際問題,清能集團駐村工作隊將和村支“兩委”班子將堅持“共謀、共建、共管、共評、共享”理念,發揮村民在共同治理中的主體作用,“共同締造”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,匯聚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。
鄂公網安備 42011102004447號